歡迎來到愛車網,本站為你提供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及精彩的汽車評測.
 愛車網 >> 用車寶典 >> 用車知識 >> 經驗交流 >> 雨天愛車出行前檢查和行車技巧

雨天愛車出行前檢查和行車技巧

雨天愛車出行前檢查和行車技巧

 

進入雨季,如遇暴雨襲來,您是否知道該如何避免損失麼?這裡為車友搜集整理了一些常見和必要的行車知識,供大家參考

出行前細心檢查 

在雨季來臨前,廣大的車主最好帶著愛車到4S店裡做個全面的檢查。剎車、輪胎、雨刮器、安全系統等這些項目至關重要。

1:檢查胎壓

雨 天行車會對輪胎提出更高的要求。雨季胎紋的深度不可少於2至3毫米,最好能保證在4毫米以上。因為胎紋深度過低,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間形成水膜,造成汽車跑 偏、甩尾和制動距離加長等情況。測量胎紋深度最好使用專用測量尺,如果沒有,可以用硬幣或小木棍代替。另外,過低的胎壓也會加劇打滑程度。胎壓過低雖然增 加了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從而增加了附著力,但相對於輪胎與地面單位面積的壓強減小,這個附著力是非常有限的。汽車在雨中剎車,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壓強 把輪胎與路面間的雨水排開,讓汽車停穩,因此在雨天保持較高的胎壓才比較安全。

2:檢查雨刮器

視線不好導致的刮擦是雨天常見的車險事故。雨中行車保持好的視線離不開雨刮器。大雨滂沱時,出現在駕駛員眼前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如果雨刮器的掃水能力嚴重下降,就會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另外,下雨天車內外溫差較大,玻璃容易起霧,不能及時除霧的話,視線就會很模糊。

3:檢查車輛燈光

雨天行車前,要檢查車輛燈光是否齊全,尤其是前後霧燈,因為霧燈在能見度低的天氣下給車輛的前後都提供了良好的照明,在雨天會特別頻繁使用,不能夠出絲毫問題。

4:檢查車輛的密封性

全 車密封條也要進行檢查。雨天還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車內進水導致線路短路。車輛在車門邊框等位置都有橡膠材質的密封條,一方面是保證車輛的隔音性,另一方面也 是保證整車的密封性。車輛密封性方面老舊車輛尤其需要注意,需要檢查並清潔車門、底部排水孔以及底盤上的橡膠密封圈,如果排水孔堵塞或橡膠密封圈密封不 好,在雨天行駛或經過積水路面時就容易導致車廂進水,嚴重時會造成車廂電源線短路、車輛控制器損壞等。包括帶有天窗的車輛還要注意對天窗的檢修。

其它的重點檢查部位包括剎車裝置、方向、電路和油路等是否運行良好,以免在雨天路面濕滑的路面上行駛,因方向剎車失靈而失控。

5

雨中行車穩字當頭 

保持車距 雨中行車速度要慢

 

雨天路面濕滑,摩擦系數降低,行車時一定要減慢車速,隨時保持與前後車輛的距離,提前做好采取各種應急措施的心理准備。

據 業內專家介紹,當能見度小於200米時,應開啟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後位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裡,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米以上的距離;當能見度小於 100米時,則應開啟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40公裡,與同車道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當能見度小於50米 時,除了開啟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外,還應進一步降低車速。

在超越大型車輛時,大車濺起的水花會讓小車司機在幾秒鐘內看不清車外的情況,這樣就很容易發生意外。

遇 到水溝、水坑的時候,不要高速通過,否則產生的飛濺會導致涉水深度的加大,造成發動機進水。見到水就左躲右閃或者馬上踩剎車減速,這兩種方法都非常危險。 一般轎車緩慢通過城市中15-20厘米深的水路都是沒有問題的,需要注意的就是車速不能太快,最好使用低速檔穩住油門通過,涉水時千萬不要收油門。當積水 超過輪胎中心線時,則不要繼續向前沖。

多車涉水時,絕不可同時下水,以防前車因故障停車,迫使後車也停在水中,導致進退兩難。

6:保持良好行車視線

雨天特別是下暴雨時會嚴重影響行車視線,所以雨天開車除要謹慎駕駛、保證車輛機械正常工作外,還要保持良好的行車視線。雨天行車使用前大燈會形成炫目的光幕,要避免使用前大燈而改用霧燈。

干 擾視線的主要原因是雨水和車內的霧氣,而空調是理想的除霧工具。在雨季行車,前擋風玻璃容易出現霧氣,這時只要按下A/C開關打開空調,將吹風口轉向擋風 玻璃,附在擋風玻璃上的霧氣就會很快消失。另外,由於兩側擋風玻璃和後視鏡都有雨滴,導致視線不清晰。有條件的話,可以在玻璃鏡片上塗點肥皂水,而最簡便 的方法就是拿紙巾把後視鏡水滴擦干即可。

7:集中精力,莫走險路

在 雨中、雨後或路基在被雨水長期浸泡的道路上行駛,發生事故的幾率很高,所以駕車時需要駕駛人的精力更要高度集中在觀察路面、分析路況上。否則一旦分神,前 方出現險情不能及時發現,錯過采取避險措施的最佳時機,必然會導致事故發生。在雨季,充沛的雨量有時會導致路基被水長期浸泡而松軟。尤其是到郊區或者到鄉 村時,切忌不要因為超車和搶道而離開水泥或柏油路面駕車行駛。否則,車輪壓在裸露松軟的路肩上,極易形成輪陷、側翻之類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