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愛車網,本站為你提供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及精彩的汽車評測.
 愛車網 >> 用車寶典 >> 駕駛技巧 >> 駕駛綜合 >> 解讀七大安全駕駛理念

解讀七大安全駕駛理念

解讀七大安全駕駛理念

 

      車禍在憤怒中發生
  一個雇員因受到老板的粗暴對待,在隨後的駕車中憤怒難平,不久之後,他駕駛的小轎車撞上了在公園邊上玩耍的孩子……
  安駕專業人士注意到,行車前存在的情緒會影響行車安全,而交通行為可能激化這些情緒,埋下隱患。駕駛人在久久不能平息激動情緒的情況下,注意力會產生偏差,對交通環境感知減弱,容易遺漏必要的情報。對於外向的人表現為暴躁不安,如同吃了炸藥;對於內向的人表現為沉思、憂郁。在這種情況下,駕駛者容易開賭氣車,從而車禍就在怒氣中發生。
  統計表明,在反應、判斷、操作3個項目中,由於察覺晚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59.6%,由於判斷錯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34.8%,這兩項合計94.4%。司機因此要經常分辨自己的情緒是否處於理性的狀態下。
  災難中司機需心理援助
  在大地震等突發的自然災害中,駕駛員更會出現急性應激反應,即由於突然而來而且異乎尋常的強烈刺激導致的一種精神障礙,表現為茫然、麻木,注意范圍狹窄;定向力障礙,講話言辭凌亂,有的還會出現僵木。此時,駕駛員需要接受正確的心理援助。
  面對災難時的司機心理援助可分為5個階段。首先就是直面死亡接納驚恐,接納並直面恐懼,往往比盲目認為自己無比強悍,更容易擺脫急速心跳帶來的緊張感和焦慮情緒;第二階段是積極暗示激發勇氣;第三階段是深度建構愛和歸屬感。心理學認為,過度的安慰和豪言壯語都不切實際,只需默默陪伴或者讓遇難者知道他被大家掛念著就好;第四階段是互助重建控制感,當人們被編制成小團體,主動互助,就會將注意力從自己轉移到他人,更可以恢復自己的獨立意識;第五階段就是讓受難者獲得國家層面的救助信息,如空降部隊的及時行動。
  但在對駕駛者進行心理援助時,一些話卻不能說。例如,“我知道你的感覺是什麼?”——這種輕飄飄的話會令遇難者討厭;“你不應該有這種感覺”——任何感覺都是真切的,不能被否認的,也是否認不了的。
  開車前慎服鎮定劑
  有些安眠藥、鎮定劑和止痛藥使人的反應能力變慢,注意力不集中,例如感冒藥(如速效傷風沖劑)就有催眠作用。牙科醫生為了局部麻醉而進行的注射也會妨礙駕駛能力。另外,降血壓類藥物可使人精神抑郁、反應遲鈍;撲爾敏等抗組胺藥物,使人想睡覺,瞳孔散大。反應能力降低75%。
  因此,在駕車前或駕車時應謹慎服用這類藥物:抗過敏藥、鎮靜催眠藥、解熱鎮痛藥、鎮咳藥、平喘藥、胃腸解痙藥、止吐藥、抗高血壓藥、抗心絞痛藥、降糖藥、抗心率失常藥。
  駕車前看電視會導致疲勞駕駛
  根據人體生理節律,體力每23天一個盛衰周期;情緒28天一個盛衰周期;智力33天一個盛衰周期。人體處於生理節律低潮期或低潮與高潮期臨界日時,身體易疲倦,並情緒不穩、做事效率低、注意力難以集中或健忘、判斷力下降。
  據有關交通事故資料顯示,40%的事故發生在生物節律臨界日,20%的事故發生在生物節律低潮向高潮期過渡的時期,發生在生物節律臨界日的事故占總事故的60%。
  而每年都有2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疲勞駕駛直接導致的。睡眠時間的影響、長時間駕駛與環境單調、陌生環境、駕駛員的生活環境變化等容易造成長途駕駛中的疲勞。
  安駕專業人士還指出,在緊張工作了一天之後,飽餐之後,夜間行車,駕車前看電視等情況下,疲勞也會悄悄出現。預防攻略則包括,充分休息後開始駕駛;呼吸新鮮空氣;及時休息;食用小份裝的易消化的飯菜。
  開車打電話是嚴重的壞習慣
  在汽車駕駛中,一些容易忽視的壞習慣一旦養成則後患無窮,常見壞習慣包括急剎車、急加速、電話干擾等。
  頻繁的急剎車。急剎車易導致轉向失靈,或發生甩尾,引起重大交通事故發生。
  急加速。在日常行車中,尤其是交通不暢、等紅燈、變換車道時,常見到這種現象:相鄰車道剛有了點空當,這邊一輛車就突然加速擠過去了,過去了就不得不踩剎車。這邊車道一出現空當,一踩油門又擠回來了。於是,過一個路口能急加速、急停車四五次。專業人士提醒,在行車時要時刻保持合理車速。駕駛員應該根據天氣狀況,道路情況,限速標志,車輛性能等保持合理的車速。
  電話干擾。司機打電話勢必改變行駛速度。分散精力危害行車安全原因很簡單,大腦不可能同時高效處理很多事情,只能慢下來。世界上有約50個國家明令禁止司機駕車中打電話。英國頒布新法規,規定開車打手機者一旦被發現,最高可獲判兩年監禁。韓國從2001年起,全面禁止駕駛中使用手提電話,但允許使用耳機對話。測試研究人員測試算出,在擁堵路段,打手機開車的司機比正常行駛多用3%的時間;在中等流量路段,打手機的司機需要多花2%的時間。
  酒後事故率擴大16倍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酒後駕車對安全的危害,盡管它的危害眾人皆知。專業分析得出結論,酒精從胃裡到達血管,再通過血管輸送到全身和大腦。酒精在人體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就會下降,酒後事故率是不飲酒狀態下的16倍。而醫學統計,肝髒在1小時內,只能分解千分之0.1,如果血液中含有酒精千分之1.3,則13個小時後才能被分解完,這期間感知能力、反應能力、預測能力、自我評估能力都產生偏差。在每小時60公裡的車速下,喝一瓶啤酒後,反應慢0.2秒,就要多沖出約4米。
  加拿大、瑞士、法國均規定,司機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千分之0.8時,終身不准開車。
  超速是交通事故核心
  統計顯示,50公裡/小時的沖擊力(車重×速度)相當於從3層樓上掉下來;100公裡/小時的沖擊力相當於從12層樓上掉下來。汽車在制動過程中所需的時間包括:駕駛員反應時間+制動器的反應時間+制動器的工作時間。駕駛員的反應時間與制動器的反應時間的總和約為1秒,在這兩個時間內,若以每小時70公裡的速度行進,當19米處突然橫穿出一名行人時,即使采取了緊急制動,其結果將無濟於事。
  因此,在高速公路上,遇到霧、雨、雪、沙塵等能見度小於200米的情況時,駕駛員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裡,同車道車距100米,並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後位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