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愛車網,本站為你提供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及精彩的汽車評測.
 愛車網 >> 用車寶典 >> 駕駛技巧 >> 駕駛綜合 >> 藥後駕車也會惹禍 幾十種藥物駕車人應慎用

藥後駕車也會惹禍 幾十種藥物駕車人應慎用

  正在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確規定,“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麻醉藥品不得駕駛機動車”。《首都醫藥》雜志的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藥後駕車的禍患正在悄悄向人們逼近。據報道,一份有關在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藥情況的調查表明:在藥後駕車的人群中,用抗抑郁鎮定劑的事故率達97%,服用大麻酚鎮吐劑的事故率是90%。另一項是抗組胺藥,造成事故率為72%。而飲酒後駕車的事故率是87%。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藥後駕車的危害,而近幾年,藥後駕車司機發生交通事故的比率比未服藥正常狀態下開車的司機高出許多倍。藥後駕車已經成為引發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麻醉藥品對駕車危害最大 

  北京第六醫院藥劑科主任張志珍介紹,精神藥品是指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人興奮或抑制,連續使用能產生依賴性的藥品。麻醉藥品是指具有中樞鎮痛作用,連續使用易產生身體和精神依賴性,能形成瘾癖的藥品,這些都是法規中明確禁止服用後駕車的。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精神藥品管理辦法》和衛生部公布的《精神藥品品種目錄》,屬於我國精神藥品管制范圍的包括興奮劑、抑制劑和致幻劑等,共119種藥品。興奮劑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苯丙胺類(冰毒)、搖頭丸、可卡因、咖啡因等。抑制劑常見的有巴比妥類和非巴比妥類等。致幻劑是指影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感覺和情緒上的變化,對事件和空間產生錯覺、幻覺,直至導致自我歪曲、妄想和思維分裂的天然致幻劑——致幻劑蘑菇菌等;人工合成的致幻劑——二甲基色胺等。可卡因類、大麻類和合成麻醉藥類及衛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藥品、藥用原植物及其制劑等,都是屬於我國麻醉品管制范圍內的。對駕車的危害也是最大的,但日常生活中人們很難接觸到。 

  幾十種藥物駕車人慎用 

  根據藥物學家的研究和臨床實踐,已知有十類、數十種藥物是駕駛員要慎用的,包括催眠、止痛解痙、抗過敏、 降血壓、抗心律失常、抗心絞痛類,還有個別驅蟲藥和抗生素類。其中有的是人們常用的,有些還是非處方藥。 

  催眠藥:如巴比妥類藥物,服用後能使人安睡,翌日還會有頭暈目眩、乏力嗜睡和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抗組胺藥:如撲爾敏等,因其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故常有嗜睡、眩暈、頭痛乏力、顫抖、耳鳴和幻覺等副作用。 

  降血壓藥:可能會引起心悸、心絞痛、體位性低血壓、頭痛、眩暈和嗜睡等。 

  抗生素:長期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出現頭痛、耳鳴、耳聾、視物不清、顫抖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抗心絞痛藥:服用硝酸甘油等藥品的不良反應有搏動性頭痛,在高速行駛、顛簸不平的車輛上尤甚。 

  解痙止痛藥:阿托品類生物鹼等,常見副作用為視物模糊和心悸;過量則出現焦躁、幻覺、抽搐等中樞興奮症狀。 

  驅蟲藥:若口服同時進食大量油膩食品,可使藥物大量吸收,出現中樞神經症狀,如眩暈、頭痛、精神紊亂;過量易誘發黃視等色覺變化,使司機辨認不清紅燈。 

  抗心律失常藥:常有頭痛、眼花、耳鳴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劑量過大可出現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甚至低血壓昏厥。 

  張主任認為,以上這些藥物如長期或大量服用後,都會對安全駕駛產生影響。如果需要吃藥就說明已經病了,作為病人,本身就不適合開車了,更不應該吃藥撐著繼續開車。如果再加上藥物的副作用,帶病開車是非常危險的,不能因為警察無法監控,就忽視安全。 

  張主任同時提醒大家,由於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眼神經、耳神經可能產生毒副作用,駕駛員在藥店買藥時,應向藥師咨詢使用注意事項;在醫院開藥時,告訴醫生自己需要駕車,請醫生開處方時盡量避開對駕駛員產生不良反應的藥品;認真閱讀說明書,熟悉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後再服藥;服藥期間不要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