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愛車網,本站為你提供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及精彩的汽車評測.
 愛車網 >> 汽車互動 >> 汽車百科 >> 汽車知識 >> 選前驅還是後驅?今天你決定好了嗎?

選前驅還是後驅?今天你決定好了嗎?

  前驅?還是後驅?近兩年來國內的車迷也開始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尤其是國產寶馬與豐田銳志的投產,使得後驅車受到市場的關注。有人極力推崇後驅,認為它是“高檔轎車的DNA”,也有人指出前驅技術其實是在“上世紀70年代後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如今大多數轎車都采用前驅便是明證。還有人則認為四驅或者是中置引擎後驅才是真正高性能的象征。其實,從他們各自的角度上看,這些論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同的人與不同的需求可能對不同的驅動形式的評價完全不同。

  驅動形式:方式不同感覺有別

  在討論各種不同的驅動形式時,首先要明確一下所謂的“驅動形式”主要是指引擎在底盤上的布置,以及其動力如何傳遞到4個車輪上以帶動轎車的。如此說來,目前主要的驅動形式有如下5種: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四輪驅動。通俗地區別就是前輪拉著走,還是後輪推著走,或者是4個輪子一齊連拉帶推地前進,不同的驅動形式給司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說得更加深入一點,前驅車的引擎和驅動部件集中在車輛頭部,驅動輪也在兩個前輪上,所以在過彎時前部重心因慣性而往前,容易突破前輪的地面附著力,發生轉向不足,俗稱“推頭”。後驅車在車輛重心分配上比前驅車平均,一般可以達到50∶50的最佳比例,所以過彎也更加平順;但是汽車前輪受轉向系統指令已經改變了行駛方向,而後面的驅動輪依然繼續保持著向前的慣性,所以容易出現轉向過度,俗稱“甩尾”。四輪驅動是最平衡的驅動方式,能有效避免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等狀況,但由於動力被分配到前後輪,會犧牲一部分動力,而且油耗也會大一點。

  實際駕駛:優缺點並存

  不同的驅動方式在性能表現上可能完全不同,但各有優點與缺點,很難說哪一種驅動方式比其他的方式更好。

  前置後驅(FR):引擎前置後輪驅動是最為傳統的驅動形式,從汽車發明以來到上世紀6、70年代一直是最主流的驅動布局。其優點是:前後輪各司其職,轉向和驅動分開,因此高速穩定性好,車輛爬坡能力強。這種驅動形式的缺點是:由於必須將動力從車首引擎處通過傳動軸傳遞到後車輪,後驅車內部地板中間有一道凸起,影響了車內空間和布置,同時也增加了車輛的重量,多了傳動軸環節也增加了動力損耗。所以如今只有大排量豪華轎車如奔馳、寶馬的大部分車系沿用前置後驅,而多數中、小型轎車都已不采用這種驅動形式。

  特別提醒:不少開慣了前驅車,剛剛開寶馬等後驅車的人遇到冬天的雨雪時往往感覺車輛難以控制,拐彎時感到車頭搖擺不穩,甚至發生甩尾,而不得不頻繁的使用剎車。其實這完全是因為後輪驅動的緣故,只要在起步時慢點抬剎車就行,另外,在車輛轉彎時不要給油以免突然失控。

  前置前驅(FF):引擎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是上世紀70年代後才大規模興起並完善的驅動形式,目前大多數中、小型轎車都采用了這種驅動形式。其優點是:機械結構簡單、引擎散熱條件好,車內空間大、易布置,減輕了整車重量,比較節約汽油,維修起來也很方便。其缺點是:由於前輪同時承擔轉向和驅動的工作,高速穩定性較差,上坡時驅動輪易打滑,高速下坡時易翻車。

  特別提醒:有些人認為只要是前置後驅車就一定比前置前驅車豪華,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以標致為例,上世紀80年代廣州曾經制造過一款中級標致轎車,就是後驅車,後來因為技術老舊被停產。如今國內又有廠家引進標致307,就是當今流行的前置前驅車。

  四輪驅動:原本主要用於越野車,如今部分轎車上也采用了四輪驅動。四輪驅動又分為四種模式:全時四驅、兼時四驅、適時四驅和兼時/適時混合四驅。全時四驅在行駛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四輪驅動形式運行,如奧迪著名的quatro系統就是全時四驅。而一般越野車和SUV最常采用的是兼時四驅,即根據路面狀況的需要,在兩驅和四驅之間切換。適時四驅則由電腦控制在正常路面為兩驅,異常路面或驅動輪打滑時變為四驅。兼時/適時四驅則可以根據駕駛者的喜好自由選擇。四輪驅動的優點是:動力均衡。缺點是:自重增加,油耗較高,維修保養比較復雜。

  其他的一些驅動方式,如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比較少見,尤其是中置後驅往往是法拉利之類專業人士才能夠駕御的“超級跑車”,在此不多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