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愛車網,本站為你提供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及精彩的汽車評測.
 愛車網 >> 用車寶典 >> 駕駛技巧 >> 駕駛綜合 >> 安全成就希望 保障安全駕駛是根本因

安全成就希望 保障安全駕駛是根本因

  隨著近幾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逐年攀升,新成長起來的駕駛員朋友的安全駕駛意識如何?廣大車主的消費權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當“3.15”消費者權益日就要到來之際,我們帶著讀者們關注的一些問題做了隨機采訪。在采訪中我們發現廣大車友的安全意識均有普遍提高,同時,也有一部分車友提出了我國汽車業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意識雖然在不斷進步,但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的現實問題。

  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

  ——保障安全駕駛最重要、最根本因素

  汽車是由人來駕駛的,駕乘人員與行人的安全主要掌握在駕駛員手中。駕駛員的素質(安全意識、守法意識、禮儀等)和駕駛技術的高低,以及汽車安全性能的優劣等因素都決定著行車安危,其中,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有些接受采訪的駕駛員就舉出了中國和美國的差距,2008年我國銷售機動車938.05萬輛,全美同期新車銷售量約為1324.4萬輛;但是中國已經連續十余年保持了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世界第一的“紀錄”,2008年中國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高達73484人,而2008年1月到10月,美國道路交通死亡人數為31110人,差距為何如此之大?美國是通過哪些措施降低了交通事故死亡率呢?

  遵守交通法規對於駕駛員而言是行為准則的根本,根據美國交通法規定,對一年內違反法規三次的駕駛員,將吊銷駕駛執照,重罰交通違章人員,移交法院處理。

  針對最易產生交通隱患的違章駕駛行為予以重點整治。科學調查顯示,醉酒駕車最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美國針對醉酒駕車者進行的重罰,不僅采取經濟上的處罰措施,更是被納入了刑事法律的處罰條款。因醉酒駕駛而導致交通事故人身傷害的案件已不屬於一般的民事法庭受理的范圍,而是交由刑事法庭審理。

  近幾年,汽車安全帶受到了美國立法部門的高度重視。在汽車發生緊急情況之下,正確使用安全帶能夠提高駕乘人員生存的幾率,正因如此,美國不僅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安全帶的重要性,更是將安全帶收錄進了法律條款中,這就意味著法律規定上車後必須要系安全帶,否則被警察查出就視為犯法。

  超速駕車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禍因。美國很早就開始裝置激光探測頭測速,在比較偏僻的地方,甚至還啟用飛機探測超速駕車的航空拍攝。在美國的高速公路上,相隔幾英裡就會有限速標志,使駕駛員時時注意駕駛速度。而且駕駛員也都養成習慣,在任何一條公路上駕車都要先了解限速。

  總之,如果不從法律上嚴格約束並規范駕駛員的安全駕駛意識和行為,也不注重從娃娃開始培養廣大群眾遵守交通法規的教育宣傳工作,讓人們樹立守法意識,那麼隨著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隨之增加的預測將不僅僅是業內人士的危言聳聽。

  目前,隨著國際汽車市場的萎靡不振,我國汽車市場增速雖出現了明顯下滑,但與歐美汽車市場相比,增長依然是我國車市的主流。為了拉動我國經濟,近期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拉動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已經提振了車市信心。其中,4萬億拉動內需方案,將直接刺激商用車市場;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也舒緩了汽車經銷商的資金壓力;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同樣將惠及汽車企業。

  有觀點認為,目前救車市最有效的手段,是減免汽車消費稅和車輛購置稅。也有人認為,政府應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直接補貼。然而,實際上,在國家拿出4萬億真金白銀加大投資,並啟動增值稅改革之後,再指望從國庫中每年拿出數百億元的車輛購置稅,恐怕不太現實。

  其實,當前救車市最現實可行的措施,莫過於改善汽車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者信心。當務之急,必須徹底轉變對汽車消費的錯誤觀念。在3萬元就能購買一輛轎車、普通老百姓開始圓自己轎車夢的今天,汽車早已不是奢侈品。當車與路、車與環境產生矛盾的時候,有關部門不應對汽車行業拉動經濟、促進就業的作用視而不見,更不該把收取高額牌照費、限制車輛上路,作為解決矛盾的首選措施。值得高興的是,北京市日前正式表示,不會限制居民購買機動車,也不會限發機動車車牌,而是通過大力發展地鐵、提高公交便利性與舒適性,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這不僅對北京車市長遠利好,也給其它城市帶了個好頭。

  改善汽車消費環境,還面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目前服務領域內的弊端主要是法律法規不配套所致,僅能依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條款對汽車類產品消費進行判定,而許多問題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無法解決的。如果汽車“三包”規定能夠順利出台,汽車召回制度能得到廠家的主動執行,國內有關汽車消費的相關法律能夠完整建立起來,弊端將迎刃而解。

  2、國家應建立方便可行的汽車權益檢測機構,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在協調糾紛、法律訴訟有證據,解決投訴難的問題。

  3、廠商和經銷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不暢也導致了部分的質量投訴,雖然這些投訴不屬於質量問題,但也說明在銷售過程中經銷商和廠商的服務不到家。

  我們期待著更多類似措施出台,在徹底改善我國汽車消費環境的同時,促進車市平穩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