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愛車網,本站為你提供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及精彩的汽車評測.
 愛車網 >> 購車攻略 >> 試駕評測 >> 2010易車全面評測數據解讀——MG6篇

2010易車全面評測數據解讀——MG6篇

加速:車重導致動力不夠出色

靜止加速起步過程中除了撓抬之外,整體上名爵都給人一種加速比較遲緩的感覺,即使是在相對動力最為強勁的一檔,也是一種不溫不火的感覺。換上2擋之後,動力的下降並不是十分明顯,大部分時間內加速度可以控制在0.2g左右。那麼可以說名爵的變速箱匹配比較偏向加速能力而犧牲了燃油經濟性。但是由於車重的關系導致即使是有著偏向加速能力的變速箱,對於提高名爵的加速性能也基本是無濟於事。


點擊查看名爵MG6全面測試報告>>>>>>   

其它車型試車報告:

榮威550測試報告>>>>>>   思域試車報告>>>>>>

榮威550數據解讀>>>>>>   思域數據解讀>>>>>>


最終,3擋破百,平均用時12秒多。對於1.8排量的緊湊級別車型來說只能用“可以”來形容。但是低轉速下的乏力表現應該說該車不太適合日常城市路況下的中低速行駛。同時整車的動力響應比較遲緩,如果想要開出比較動感的感覺必須把轉速控制在3000轉以上換擋才可以獲得較好的動力響應。 

名爵MG6 試車:張胤 記錄:張胤   載重:150公斤   汽車型號: 1.8L DVVT舒適版   裡程表裡程(公裡):2871-2893     測試環境溫度(攝氏度):15.81   測試路面溫度(攝氏度):22.4     即時風速(米/秒):0.45   即時風向:南風     直線路段方向:南——北   測試時間:2010年03月28日 10時10分-11時30分     輪胎型號:瑪吉斯 215/55 R16 93V   油液狀態:正常     標准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前輪胎壓力(巴)   左前 2.3     右前 2.3     左後 2.3     右後 2.3         測試後輪胎壓力(巴)   左前 2.8     右前 2.8     左後 2.7     右後 2.7       加速測試項目 加速時間(秒) 加速距離(米)   最大加速度(G) 0—100公裡/小時 12.21 211.3   0.64 0—60公裡/小時 5.2 50.29   0.64 40—60公裡/小時 3.3 44.04   0.28 60—80公裡/小時 3.2 60.86   0.32 80—100公裡/小時 4.73 116.88   0.29 100—120公裡/小時 5.39 163.7   0.27

 


制動:制動過程車身穩定

名爵的制動系統的制動響應非常迅速,在踩下制動踏板後的5米距離內可以將制動性能發揮到最大狀態。同時,在整個制動過程中,車輛的減速度只是在一個區間內產生規律的波動。整車的方向比較穩定,不會出現緊急制動過程中車身橫擺或者跑偏的情況,電子系統匹配比較得當,車尾比較穩定。同時,名爵的制動踏板響應較好,漸進性較好。

最終不到44米的往返四組制動測試成績,我們可以認為名爵把車身穩定性和制動距離平衡的比較好。沒有因為車身的穩定而造成制動距離的延長,也沒有因為可以縮短制動距離而讓車身不穩定。實際上緊急制動過程中,光制動距離短不是唯一,制動距離短的同時車身穩定才是最好的表現。 

MG6 試車:張胤 記錄:張胤   載重:150公斤   汽車型號:1.8L DVVT舒適版   裡程表裡程(公裡):2893-2919     測試環境溫度(攝氏度):15.81   測試路面溫度(攝氏度):22.4     即時風速(米/秒):0.45   即時風向:南風     直線路段方向:南——北   測試時間:2010年03月28日 11時50分-12時30分     輪胎型號:瑪吉斯 215/55 R16 93V   油液狀態:正常     標准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前輪胎壓力(巴)   左前 2.3     右前 2.3     左後 2.3     右後 2.3         測試後輪胎壓力(巴)   左前 2.6     右前 2.6     左後 2.6     右後 2.6       制動測試項目 制動時間(秒) 制動距離(米)   最大減速度(G) 40公裡/小時—0 1.26 7.678   1.209 60公裡/小時—0 1.83 16.338   1.177 80公裡/小時—0 2.41 27.843   1.261 100公裡/小時—0 3.03 43.523   1.211

 

繞樁:減震穩定性相對較高但車尾容易側滑

沉重的車身依然對繞樁測試不利,特別是廠家宣稱的前後50:50配重,在我理解來看就是讓後軸的軸重更重了。這無疑會增加繞樁測試中名爵車尾的不穩定趨勢。當車速達到60km/h入樁的時候,能夠有效地完成測試就已經非常勉強了,因為車尾總會出現橫甩的情況,甚至有時不得不讓試車手反打方向盤修正才可以按照原預定軌跡行進。實際上前驅車推頭的特性並沒有在繞樁測試中凸顯,也可能是由於甩尾的情況過度突出,推頭就被掩蓋了不少。

通過最大1g左右的橫向加速度也可以看出,沉重的車身讓整車無法獲得足夠的橫向加速度,畢竟輪胎的耐受能力是有限的。或者也可以這麼說,名爵的輪胎不足以應付其沉重的車身完成此類操穩動作駕駛。其中穩定性較高指的是,名爵的減震系統並沒有產生不規則的彈跳,同時及時在後輪滑移的情況下,車輛還具備一定的可控性。

蛇形繞樁測試基礎數據 MG6 試車:張胤 記錄:羅文星   載重:150公斤   汽車型號:1.8L DVVT舒適版   裡程表裡程(公裡):2929-2957     測試環境溫度(攝氏度):17.40   測試路面溫度(攝氏度):25.1     即時風速(米/秒):1.19   即時風向:東南方向     直線路段方向:南——北   測試時間:2010年03月29日 11時00分-12時00分     輪胎型號:瑪吉斯 215/55 R16 93V   油液狀態:正常     標准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前輪胎壓力(巴)   左前 2.3     右前 2.3     左後 2.3     右後 2.3         測試後輪胎壓力(巴)   左前 2.7     右前 2.7     左後 2.7     右後 2.7       繞樁測試項目 通過時間(秒) 平均橫向G值(g)   最大橫向G值(g) 40公裡/小時 8.45 0.567   0.592 50公裡/小時 6.92 0.817   0.855 60公裡/小時 5.83 1.181   1.215

麋鹿:車尾橫滑依舊明顯,橫向支撐力度依然不足

麋鹿測試過程中,名爵甩尾的趨勢被進一步放大出來。所以麋鹿測試二區的時候,試車手不得不對車輛進行連續的方向盤反打修正動作。同時,即使是在“漂移”狀態下,MG6的橫向加速度依然只能在1g左右徘徊。還是那句話,名爵的輪胎應付不了這麼沉重的車身。

 

但是MG6的地盤懸掛系統還是可以有不錯的響應提供相對來說穩定的橫向抓地力讓車輛即使在“失控”狀態下依然有著一定的可操控性。但僅限於有經驗的駕駛員,建議消費者在日常使用的時候不要輕易嘗試名爵的失控動作。因為甩尾這種情況的失控稍微有一點點控制不好就會造成真正的失控導致事故。

麋鹿測試基礎數據 MG6 試車:張胤 記錄:羅文星   載重:150公斤   汽車型號:1.8L DVVT舒適版   裡程表裡程(公裡):2957-2987     測試環境溫度(攝氏度):26.29   測試路面溫度(攝氏度):34.6     即時風速(米/秒):0.90   即時風向:東南方向     直線路段方向:南——北   測試時間:2010年03月29日 12時45分-13時30分     輪胎型號:瑪吉斯 215/55 R16 93V   油液狀態:正常     標准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前輪胎壓力(巴)   左前 2.3     右前 2.3     左後 2.3     右後 2.3         測試後輪胎壓力(巴)   左前 2.8     右前 2.8     左後 2.7     右後 2.7       麋鹿測試項目 通過時間(秒)   最大橫向G值(g)   50公裡/小時 4.83   1.014   60公裡/小時 4.29   1.139   極限(65公裡/小時) 4.12   1.159  

 

 

油耗  車重和變速箱取向導致整體油耗不低

2534.7公裡綜合油耗:8.33L/100km

MG6綜合油耗成績如下:

測試車型:MG6 1.8L 總裡程:2534.7公裡 高速公路:2015.29km(79.52%) 市區道路:130.4km( 5.14%)  國道省道:389km(15.34%)  綜合油耗:8.33L/100km

就長途綜合油耗來說,名爵是這批測試車中倒數第二的水平,主要和其較大的車身自重以及變速箱的設計取向有關,同時,相對來說遲緩的動力需要名爵經常需要大腳油門去追車也是造成其綜合油耗水平偏高的原因之一。

對於一款追求動感的車型,在油耗方面其實沒有辦法要求太高。當然給人感覺名爵偏沉的車重一擊發動機一擊變速箱的調校,都不會降低油耗做出明顯的貢獻。怠速狀態下,油耗並不具備優勢,相對多數車型的0.7-0.8L/h的怠速油耗名爵將近1升每小時的油耗顯得還是高了一些。同時,之前說過變速箱的匹配比較偏向加速能力而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燃油經濟性。那麼在勻速行駛狀態下,就會造成發動機轉速偏高的情況。那麼在一定程度上也讓名爵的勻速行駛比較費油,那麼在50-80km/h勻速行駛狀態下,名爵的表現相對經濟,到了120km/h勻速行駛狀態,名爵的油耗已經達到了8L/100km以上。不算經濟但也不算是很費,相對同級別同排量的車型應該算是中等水平。

等速油耗測試基礎數據 MG6 測試時間:2010年03月25日 13時45分-15時15分         試車員:張胤 記錄:張胤   車輛載重:150公斤   測試車型: 1.8L DVVT舒適版   裡程表裡程(公裡):2687-2783     測試環境溫度(攝氏度):16.72   測試路面溫度(攝氏度):25.4     即時風速(米/秒):2.38   即時風向:東南方向     輪胎型號:瑪吉斯 215/55 R16 93V   油液狀態:正常     標准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前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後輪胎壓力(巴)   左前 2.6    右前 2.6     左後 2.5     右後 2.5         等速油耗測試項目(空調關閉) 變速器檔位 燃油溫度(攝氏度)   測試油耗(升/100公裡) 40公裡/小時(GPS顯示) 3檔 27.6   6.18 50公裡/小時(GPS顯示) 4檔 28.2   5.5 60公裡/小時(GPS顯示) 4檔 28.5   5.68 70公裡/小時(GPS顯示) 5檔 28.6   5.48 80公裡/小時(GPS顯示) 5檔 29.4   5.79 90公裡/小時(GPS顯示) 5檔 29.3   6.41 100公裡/小時(GPS顯示) 5檔 29.7   6.99 110公裡/小時(GPS顯示) 5檔 29.2   7.71 120公裡/小時(GPS顯示) 5檔 29.3   8.4 怠速油耗測試項目 怠速油耗換算值(升/小時) 怠速油耗(空調關閉) 0.97

 


 

噪音:車身隔音出色發動機噪音過大

怠速狀態下名爵的發動機不算安靜,聲音達到了40分貝以上。實際上在我們主觀評測過程中,我們認為名爵在隔音措施方面的設計和用料還是比較到位的,車門框的密封條用手壓一下就能感覺出來,這在我們第一批測試的6款車裡面除了550和天語,其他三個車和名爵比起來都顯得寒酸了點。

那麼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實際上地盤減震系統的噪音和風噪都被抑制的很好,但是發動機噪音是實在抑制不住了,因為發動機的急加速時候的噪音實在是太明顯了,好在傳入車內的震動感還不是很明顯,也沒有引起車體任何一部分的共振造成擾人的異響。實際上,整車給人感覺還是有著不錯的隔音性能。因為名爵在加速時排氣系統特別營造出來的聲浪甚至在其他車裡都可以明顯聽到但是在開名爵的時候卻不能明顯感覺到,當然也有可能是被發動機聲浪掩蓋了。那麼勻速行駛狀態下的發動機噪音就沒有那麼誇張了,還算是表現較好的水平。

噪音測試基礎數據 MG6 試車:張胤 記錄:東丹   載重:170公斤   汽車型號:1.8L DVVT舒適版     裡程表裡程(公裡):3028-3043   測試環境溫度(攝氏度):29.26     測試路面溫度(攝氏度):38.0   即時風速(米/秒):1.21     即時風向:東風   直線路段方向:南——北     測試時間:2010年04月01日 11時45分-14時20分   輪胎型號:瑪吉斯 215/55 R16 93V     油液狀態:正常   標准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前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後輪胎壓力(巴)   左前 2.4     右前 2.4     左後 2.4     右後 2.4       車外噪音(分貝)         (從50公裡/小時加速)最大車外噪音 2檔:73.6 3檔:68.8 車外本底噪音:42.5   (以50公裡/小時勻速)最大車外噪音 2檔:68.1 3檔:64.7 車外本底噪音:41.7   車內噪音(分貝)         車輛靜止 發動機停止:29.4     發動機怠速:41.4 50公裡/小時車內噪音 60 60公裡/小時車內噪音 62.5 80公裡/小時車內噪音 65 100公裡/小時車內噪音 68 120公裡/小時車內噪音 70

 

行駛轉向輕便性

日常中低速行駛狀態下,名爵的轉向輕重隨轉角變化的比較規律,而且每一組測試下來的力度特性都比較統一。說明名爵的轉向系統性能發揮相對較穩定。那麼在日常行駛過程中,小幅度的轉向動作力度較輕,也就是比較適合日常城市駕駛的拐彎並線動作。但是如果轉向角度進一步增大,轉向的力度輕重也會隨之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並不會十分誇張,行駛轉向輕便性中,在方向盤轉角左右為400度的范圍裡面,名爵的轉向系統最大讓雙手承受1.06公斤的重量。相對來說比較適合日常行駛中多數消費者對轉向系統的操作

原地轉向力矩

原地轉向狀態下的名爵轉向輕重表現依然比較恆定。在左右轉動方向盤的過程中,輕重表現基本維持在同一個水平內,那麼方向盤最沉的狀態下,雙手最多共需要承受1.96公斤的重量,這個重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會覺得沉重,但對一些柔弱的消費者來說可能也會感覺略微吃力。

極速轉向

名爵在極速轉向測試中的轉向輕重變化是隨著方向盤轉角的變化力度呈現出一條非常漸進的曲線。也就是在極限狀態下的方向盤操作過程中,方向盤轉動越多,位置離中心位置越遠,每讓方向盤多轉動一點就需要更多一點的力。說的更白一點就是越打越沉。但是實際上這種情況下兩只手最多要承受6.43公斤的力度來說,並不算很沉,相反個人認為對於多數消費者來說,可以讓車輛的方向盤在緊急狀態下具備一定的阻力,不至於讓消費者由於緊張或者其他因素造成過度地對方向盤進行操作。那麼同時這個力度也有可能讓小部分的女性消費者感覺到吃力。總之,對於名爵在極速轉向狀態下的轉向評價是:即使在緊急狀態下方向盤力度變化依然均勻可控,方向盤輕重中等偏重。

轉向輕便性測試基礎數據 MG6   試車:袁旭東 記錄:張胤   載重:140公斤     汽車型號:1.8L DVVT舒適版   裡程表裡程(公裡):2839-2847       測試環境溫度(攝氏度):16.01   測試路面溫度(攝氏度):19.5       即時風速(米/秒):0.65   即時風向:北風       直線路段方向:南——北   測試時間:2010年03月27日 10時20分-11時40分       輪胎型號:瑪吉斯 215/55 R16 93V   油液狀態:正常       標准輪胎壓力(巴)   左前 2.2     右前 2.2     左後 2.2     右後 2.2           測試前輪胎壓力(巴)   左前 2.3     右前 2.3     左後 2.3     右後 2.3           測試後輪胎壓力(巴)   左前 2.6     右前 2.6     左後 2.6     右後 2.6       轉向輕便性測試項目 方向盤直徑(毫米) 方向盤最大轉角(度) 方向盤最大轉向力矩(牛米)   方向盤最大轉向操作力(公斤) 極速轉向 365 236.489 23.011   6.426 原地轉向 365 515.376 7.014   1.96 雙紐線 365 417.858 3.784   1.06

 

易車主觀評測1000分版本(1.0)

      評測項目 分值 主觀感受 得分 評分標准 動力性能             低轉速扭矩表現 10 低扭表現不足 4 城市路況2500rpm/min之前,3檔之前動力表現   油門響應 10 有一定延遲 4 油門響應情況主觀感受   擁堵路況起步加速感受 10 相對遲緩 4 頻繁起步停車路況人車配合感覺   擁堵開空調動力衰減 5 影響不大 4 空調起步是否明顯吃力 操控性能           制動 制動響應 10 比較及時 7 制動初段制動效能響應情況   制動腳感可控漸進性 5 初段較為平緩 4 制動過程中制動漸進比例感覺   制動方向盤穩定性 5 相當穩定 4 制動過程中方向穩定感覺   制動踏板行程 10 適中 8 最低和最高位置腿部舒適性以及合理性   駐車制動操作便利性 10 容易加手 6 操作順暢度,是否受到其他附件干擾   駐車制動操作力 5 軟硬適中 8 操作力度   制動過程受動力總成干擾情況 5     制動過程中變速箱降檔沖擊對車輛的影響   制動踏板力度 10 適中 8 包括制動初段的踏板力度和剎車力度的關系是否影響制動舒適性   主踏板位置合理性 10 比較合適 8 離合器,油門,剎車踏板相互位置合理性   主踏板表面摩擦力 10 較強 8 濕滑條件下踏板表面摩擦力 轉向 擁堵路況轉向力 10 較輕 7 擁堵低轉速條件下轉向輕便性   轉向響應時間 5   7 間接考察方向盤“曠量”,以及轉向比設置合理性 操控 高速直線行駛穩定性 10 強 9 高速車身穩定性以及方向穩定性   抗側風干擾能力 5 較強 8 高速超大型車輛或者被超時受側風干擾情況   側傾控制 10 支撐力充足 8 主觀感覺抗側傾能力   移線(橫擺穩定性) 10 良好 8 可參考測試數據側傾角曲線特性   轉彎穩定性 5 良好 8 主觀感覺 車身 車輛高度隨負載變化情況 10 變化不明顯 7 車身逐步增加負載並觀察底盤高度變化   點頭/後蹲抑制 10 一般,點頭較為明顯 6 加速初段和制動末端的車身姿態   底盤通過性 10 中等 6   變速箱 AT&MT   MT     手自一體換擋機構             換擋力度 10     主觀感受   換擋准確性 5     是否存在速度變化不大情況下變速箱頻繁換擋的情況   換擋時機 10     是否選擇在動力油耗合理平衡點上進行自動換擋   換擋平順度 10     換擋沖擊力,數否平順   蠕動車速 5     擁堵路況下是否過快或者過慢 手動換擋機構             擋位清晰度 10 個別檔位入檔不順 6 入檔成功率   換擋力度 10 偏硬 6   離合器性能             踏板力 10 偏硬 7 堵車連續操作情況下駕駛員疲勞程度,考慮女性駕駛員承受能力   行程 5 較長 3     接合點 5 結合點比較好找 4 液壓離合器考察接合點,拉線離合器考察調節方式便利性 油門             踏板力度 5 很舒服 5 符合多數人習慣,勻速情況下右腳施力情況   踏板行程 5 長短適中 5   舒適性           行駛舒適性             主要乘坐舒適性 10   6 乘坐者主觀感受   沖擊感覺 5 比較好 4 顛簸路段減震吸能性能 座椅空間             前座椅頭部空間 5   5     後座椅頭部空間 5   3 考察C柱對後座成員頭部空間的影響,可在顛簸不穩路段考察   後座腿部縱向空間 10   4 前座椅平均身高空間滿足情況下後座椅平均腿部空間   後座椅橫向空間 5   4   座椅舒適性             坐墊長度 5   前4,後4 對大腿部分的有效承托情況,前後各5分   腰部支撐 10 支撐力偏硬 5 腰部支撐是否可以保證長途駕駛抗疲勞性   頭枕調節 5 基本靠不上 2 是否可以找到合理舒適的位置以利於頸部支撐   側向支撐(包括支撐舒適度) 5 支撐力較強 4 考察正常轉彎情況下側向支撐對人體的支撐程度,以及人體腰部施力情況 視野             內後視鏡視野 10 掀背設計影響後視鏡視野 3 主要考察後窗可是范圍   外後視鏡視野 10 右後視鏡良好,左後視鏡角度不大 4 盲區,包括100~120後視鏡片抖動   前座椅縱向 5 前方視野良好 4 前擋視野   A柱和側向視野 5 A柱較寬 3 包括B柱對側向視野的影響   前儀表台反光 5 基本沒有反光情況 5 陽光充足情況下儀表台與前風擋反光情況 噪音             車身異響 10 表象良好,沒有異響 9 車身本身在顛簸路面的一項情況,以及開關門等操作噪音   風噪 5   4 主要考察整體風噪以及後視鏡噪音   輪胎噪音 5   3 輪胎與地面摩擦產生的噪音   底盤石擊噪音 5   3 砂石路面輪胎卷起砂石與車身碰撞的噪音   底盤減震系統噪音 10   8 底盤系統在顛簸路面的噪音情況   內飾件噪音 10 顛簸路段有一些響動 6 顛簸路況內飾受車身變形擠壓造成的異響噪音   系統噪音 10 基本沒噪音 9 車門車窗天窗等運動機構的噪音異響情況 發動機艙             怠速噪音(風扇不啟動) 10 很輕 9 主觀感覺   加速噪音 10 發動機噪音較大 5 急加速噪音感覺   勻速噪音 10 相對安靜 7 勻速主觀噪音   怠速空調噪音 10 尚可 7 是否擾人   怠速主水箱風扇啟動噪音 5 有一定噪音 3 由於水溫升高導致的水箱風扇啟動後車內噪音感覺   啟動瞬間油泵噪音 5 有一定噪音 3 點火瞬間油泵是否在車內可見 變速箱             換擋噪音 5 噪音不大 4 車內換擋操作主要噪音   軸承噪音 5 噪音不大 4 變速箱軸承車內可見性 進排氣       c     排氣消音器噪音 5 很少出現異響 4 包括是否引發共振異響   進氣噪音 5 基本不存在 4 高轉速是否存在“尖嘯” 轉向             轉向助力泵噪音 5 除非打到頭,否則很少聽見 4 車內是否可見 操作便利性           車門             開啟方式 5 很順手 5 是否順手   開啟角度 5 前後開啟都比較大 5 是否滿足大多數人體型的上下方便   開啟力度 10 力度適中 8 包括開關操作力和車門開關操作力 後備箱             開關便利性 10   9 是否過高不易開關,是否容易誤操作與人體發生接觸   開口高度 5   8 是否方便大件行李的取放   開口寬度 10   8 是否方便大件行李的取放   使用平整度 5   9 考察取放行李的正常障礙   容積 10   7 主觀 引擎蓋             開關便利性 10   9 開關過程是否容易發現手柄支棍等設備   支撐穩定性 5   10 如鐵棍支撐,支撐桿是否在顯眼位置,防止關閉時忘記造成損失 加油口             開關便利性 10   10     油蓋加油時放置方式 5   5 是否加油後容易被忘記 方向盤             調節范圍 5   4 適合大多數人的身材以及習慣 手套箱             開關便利性 5   5     阻尼情況 5   5 阻尼設定均勻性 電器系統           儀表             可讀性 10   8 各種儀表是否清晰可見,是否中文界面   布局/位置 5   4 布局是否合理易讀 點火鎖             位置 5   5 是否容易找到,並且行駛時不易和腿部發生干涉 內飾燈             操作 5 中控復雜,尤其是導航,很多功能不知道合用 2 簡單上手   燈光強度 5   4 主要位置如前座大腿上面是否可看清地圖文字等   均勻性 5   4     發熱情況 5   4 長時間車門打開情況下發熱情況   車內設備夜間照明情況 5   4 主要部件的夜晚操作難度,如車窗,車門把手音響等 主燈光性能             遠近光燈 10 近光稍近 6 遠近光燈照明情況,盡量在光影響較小(盡量黑)的環境中對人、樹、房屋等障礙物的可視效果考察,或照向平面反射物,如牆壁。   霧燈色溫 5   4 主要考察車輛雨霧天氣主燈光是否因色溫過高而導致光線穿透力不強,光照距離過近   示寬燈 5   4     轉向燈 5   5 是否多角度可見 音響             整體音質 10 尚可 7 整車音質表現,間接考察車身工藝   信號接收 5   5 城市條件下是否清晰易受干擾 雨刮器             雨刮性能(與噴水配合情況) 10   8 三個周期內把浮土水印刷干淨,此浮土厚度為以能從前擋看到車前景物的一般浮土程度為准。   噴水性能 5   5 噴水量是否足夠,是否噴在合理區域內   噴水器水泵噪音 5 較輕 4 車內可見程度 喇叭             喇叭音質 5   4 是否惱人   喇叭操作 10 力度偏硬 7 是否費力,以及觸手可及 工藝性能           外觀工藝性能             外觀造型特征 10   8 是否符合當前潮流以及設計特點   漆面質量 10   8 飽滿度,光澤度,陽光下反射表現,側重ab區,橘皮留掛等。   非金屬件與車身同色性 10   10 後視鏡防搓條等和車身同色部位是否與金屬部分同色   抗剮蹭能力 5     輕微剮蹭車漆表面的可恢復性,可參考場地測試時樁桶痕跡判斷 發動機艙             管路布置 5 前排氣沒有遮擋,容易發生危險 2 管路布置合理與規整程度 發動機             雜音 5   4 發動機運轉狀態下非正常噪音情況   怠速抖動 10   7 車內方向盤,乘坐時怠速抖動感知情況 車身工藝             車身钣金工藝 10   8 焊點質量,工藝,焊點均勻度等   縫隙大小、平面度 10   7 接縫均勻性,平面與平面間的平面差   啟動時車身抖動 5 聲音較大 3 啟動瞬間車身抖動情況,特別是V型汽缸排列車輛   防銹防石擊措施 10     觀察防銹措施以及砂石路況考察底盤防石擊保護措施 內飾工藝性能             內飾造型特征 10   7 主觀感覺,取平均分   內飾可清潔性 10   8 是否可以簡單清潔或用簡單清洗液清潔,特別是門板等部分   內飾氣味衰減情況 10 氣味較大 6 新車內飾氣味初步印象之後對內飾氣味的隨時間自動衰減情況予以考察   新車內飾氣味 10 新車味道較重 4 內飾氣味對人體影響的程度,可以接受的味道、對口腔咽喉等產生干澀感覺的味道,產生頭暈目眩的味道等   內飾工藝 10 尚可 6 質量工藝穩定性,部件牢固性,異響情況   功能部件按鍵手感和阻尼情況 10   8 音響空調以及所有功能部件   功能部件開關辨識情況 5 導航操作復雜 2 音響空調以及所有功能部件   功能部件開關便利性 5 不是太方便 2 音響空調以及所有功能部件   儲物空間 10 空間不足 5 儲物空間數量以及位置,包括形狀設定合理性   方向盤手感 5 偏硬 3 主觀感覺   地毯固定 5   3 地毯若不能固定是否防滑以免影響司機的踏板操作   內飾用料 5 內飾偏硬 3 軟性物質使用量以及質地質感 空調性能             制冷能力前/後 10 空調效果一般 5 制冷速度和風量控制   制熱性能 5   4   維護便利性             機油檢查 5   5 油尺操作便利性,或者車內電子檢測   玻璃水 5   5 兩只手是否可完成市面多數玻璃水甁特點的操作   剎車油 5     非電子檢查,考察人工檢查便利性   防凍液 5   4 防凍液液面觀察難度清晰度   電瓶 5   4 電瓶指示燈檢查便利性   千斤頂備胎 10   8 取放便利性,以及千斤頂上手難度   保險絲 5   3 是否方便取放   隨車工具 10 換胎工具齊全 8 按照工具齊全程度給分   燃油適用性 10   10 93滿分,97 5分,98 1分 費用             車價 10   8 10萬以下為滿分,2分/10萬   保修政策 10   7 4年10萬滿分,3年8萬7分,2年6萬3分 環保性能             尾氣排放標准 10   10 歐4滿分,國三5分 配置加分項目             ESP 0.5   0 按有或無給分   大尺寸剎車系統 0.5   0.5 按有或無給分   側氣囊 0.5   0 按有或無給分   側氣簾 0.5   0 按有或無給分   膝部氣囊 0.5   0 按有或無給分   倒車雷達 0.5   0.5 按有或無給分   5檔位以上變速器系統 0.5   0.5 按有或無給分   底盤全護板 0.5   0 按有或無給分   自動空調 0.5   0.5 按有或無給分   急救包 0.5   0 按有或無給分

 

最終的分:737分 

主觀評測評測方式:

車輛:評測車輛須是經過出廠檢驗合格並參與《易車試車》測試項目的車輛,並且已完成牌照手續同時公裡數在2500-10000km的無故障車輛。

 路段選擇:為滿足測試項目內容要求測試路段須包括城市一般度路段,城市擁堵路段,砂石顛簸路段,以及勻速高速行駛路段。通過這些路段可以考察車輛的減震舒適性,底盤隔音性,車身異響,行駛穩定性等方面的性能。

人員配置:每車配備三名身高,身材不等,駕駛經驗豐富程度不同,審美角度不同的評測人員。

裝備:《易車主觀評測1000分版本》1.0版本,紙筆若干。隨車工具。

准備工作:此評測分為靜態和動態評測項目,動態評測出發前應對車輛進行基本檢查和雜物清理,比如雨刷,輪胎,車身上的雜物。車內保持原廠配備。

只為運動而生 體驗試駕奧迪RS5 Coupe

10月27日,奧迪公司在上海正式發布了“奧迪RS高性能運動車戰略”

邦德的新衣 體驗福特 新蒙迪歐GTDi240

廠家將試駕地點選在了青海湖,我也時隔5 年重回青海湖,雖然我記不清我到底有沒有試過500 輛以上

可以挑戰漢蘭達 評測進口道奇酷威2.4L

【易車網 試駕】國內30萬元以內的SUV雖多,但如果加上七座這個限定條件,那麼剩下的也許用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