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愛車網,本站為你提供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及精彩的汽車評測.
 愛車網 >> 購車攻略 >> 試駕評測 >> “圖”謀不軌 試駕評測北京現代名圖

“圖”謀不軌 試駕評測北京現代名圖

標題似有貶義,但耐心讀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我對這款新車的真實態度。對北京現代看似非常規的戰略意圖,我其實是點了“贊”的。

專為中國市場開發,這在汽車行業早就是老生常談。只是不乏失敗的先例,所以每次聽到這句話,我總有點擔心,不會又是一輛“拉皮車”或“加長版”吧?中國消費者可不像過去那麼好糊弄了。

沒錯,國人的購車理念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回頭一看,有些偏好也還是根深蒂固。比如車內空間,尤其家用轎車的購買者對此極為關注。沒辦法,咱中國人家庭觀念強,好不容易買輛車,一家老小都得往裡裝,這樣一來,傳統的緊湊型轎車確實顯得太緊湊了。若要升級到主流的中型轎車,空間倒是足夠寬裕,但預算一下從10多萬飙升到20萬左右,很多人就只能委曲求全。為什麼像老馬6這樣的車型居然還寶刀未老,從緊湊型轎車手裡搶走不少訂單,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中國特色。

不少廠商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無非是做一個加大號的緊湊型,即所謂的A+、A++,不地道的廠商可能會用它來冒充B級(中型車)。加長軸距的方式是最省事的,後座腿部空間的改善立竿見影,不過車身就沒辦法加寬了,弄不好就會整出一個不倫不類的“細長條”,後座坐滿三個人還是覺得擠。

從頭開發出一個介於緊湊型和中型之間的全新平台,這是最佳解決方案嗎?從成本控制的角度來看,倒不如利用原有中型車平台做一個緊致版,也就是B-車型。用它來以大搏小,何愁競爭優勢不明顯?對於廠商來說這其實還更劃算。

出自歐版索納塔(i40)平台,造型不再鋒芒畢露,回歸風平浪靜

現在看來,北京現代名圖走的就是這步棋。這款車實際是在歐版索納塔(i40)的基礎上重新開發而成,定位於朗動和索納塔之間。從i40的軸距(2770mm)來看,不大不小正好合適,車身寬度更不成問題。至於在宣傳口徑上它到底歸屬於緊湊型還是中型,我想這已經不重要了。

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不直接把i40直接拿過來呢?網上似乎對這款車的呼聲一直還挺高。北京現代估計是接受了東本思鉑睿的教訓,歐版運動車型在國內仍是叫好不叫座,不如用它來重新開發一款專門針對中國普通家庭的舒適性轎車。圖名還是圖利?從名圖的字面意義上還真不好解釋。

還是來看看車到底如何吧。先說造型,現代汽車的設計口號已經從朗動、索八的“流動雕塑”演變為全新勝達的“風暴邊緣”,凌厲、炫酷、跳躍感依然擔綱著視覺主旋律。不過,看到名圖,卻是一派風平浪靜的感覺,這是彼得希瑞爾接管現代品牌設計之後的首款產品,看來大師還是想堅持清新簡約的既有風格。從名圖的家用轎車定位來看,這樣的風格顯然更討巧,所謂專為中國市場開發,首先就是在設計上有所側重,更多采用穩重大方而不是鋒芒畢露的視覺元素,以此來打動那些內心淡定的一家之主。

車身剔除了過於復雜的裝飾線條,力量感更多通過凹凸有致的弧度曲面得以強調,格柵、燈具這些細節設計能自然協調地融入整體造型,沒有什麼突兀之處。說白了,就是很順眼。其實能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我想外觀會是名圖的很大賣點。

內飾采用美式傳統豪華風格,人性化設計較出色,配置居高不下

按說內飾照搬i40的運動格調設計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北京現代為名圖定下的整體基調是舒適,所以還是決定將其推翻重來。最終方案估計會讓一些年輕人感到失望,他們本來想去逛宜家,結果發現進了古典家具店。大面積的仿桃木飾板鋪陳在貫通式儀表台的立面,以及門襯、擋把座上,簡潔樸實的中控台和出風口,加上腳踏式駐車制動,怎麼看怎麼像過去別克君威那種美國范兒。我想北京現代在研發階段應該是經過了慎密的市場調查,摸底對象應該更多是像我這把年紀的中年朋友。不過我還是認為,如果內飾在豪華沉穩之外,能加入更多一些時尚和活力元素,應該會更受歡迎。

車內用料和做工合乎常理,儲物空間的設計就非常人性化,比如在杯座附近有專門容納手機和鑰匙的凹槽。當然,名圖最吸引家用車消費者的,還是寬敞的空間,在後座舒適度上它足以秒殺那些緊湊型對手。此外,現代車的高配置也是出了名的,為這個級別的轎車裝上全景天窗的不多見吧?據說名圖還是全系標配(有待考證),不服不行!當然我認為將它作為選配更為合理,雖然本人很喜歡在車內曬太陽,但身邊朋友當中自家的全景天窗頂棚從沒開過的也並不少見。

1.8、2.0升Nu系列動力,駕乘舒適平順

既然定位於緊湊型和中型之間,動力也該如此。首發的名圖就裝備了現代Nu系列1.8升、2.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配5速手動和6速自動變速器,將來可能還要推出1.6T渦輪增壓直噴動力。我這次在海南試駕的是2.0升自動擋車型,這套動力已經出現在索八、ix35以及起亞智跑和K5上,Nu系列發動機的優點是引擎內阻低自重輕,對經濟性有好處,動力與原來的Theta-II系列相比並無提升。從試駕的感覺來看,日常的動力表現還是挺充沛的,起步加速都稱得上暢快,刻意將轉速拉高時引擎雖然算不上興奮,但也不會出現明顯的乏力和洩勁。6速自動變速器能很好地掌控節奏,換擋時機恰當動作柔和,讓動力輸出能一直保持應有的活躍與平順。對於一款以舒適為取向的家用車而言,這一點難得可貴。雖然變速器也有手動換擋模式,但估計未來的車主用到它的時候並不多,用D擋舒舒服服地走著就是了。

這款2.0升高配車型的電動轉向居然是可調助力,按下方向盤上的一個選擇按鍵,可在“輕、普通、重”三種模式中選擇不同的轉向阻尼,方向盤的力度和手感會發生明顯變化。在全新勝達上我已領教過這套玩意,對於女士或新手來說,“輕”模式下幾乎一個手指就能撥動方向盤,這樣的轉向體驗可能會覺得很給力。但對於轉向反饋非常挑剔的駕駛者來說,無論在哪種模式下,由電機模擬出來的助力手感還是稍欠真實,雖然在循跡和回正上它已經非常盡職盡責,但總有點影響流暢的牽扯感夾雜其中。另外,從總回轉圈數僅2.7的方向盤來看,原有的轉向比設定顯然還是偏運動的。

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帶副車架,底盤基本結構和索八一樣。開上一小段你就知道,來自i40的懸架應該經過了偏舒適化的調校,不必要的路感都被盡可能地加以修飾,只有經過較為生硬的減速帶時,顛簸才會比較明顯。這畢竟是一輛家庭用車,不能只讓開車的逞能,不顧坐車的辛苦。當然,這種舒適也還是有控制的,名圖並沒有因此喪失沉穩,只要不是過於激烈的操控動作,它都還能撐得住。剎車則靈敏適度,有點想不通的是,為什麼這一代索納塔平台車型要用腳踏式手剎?像全新勝達一樣用電子手剎再加上AUTOHOLD功能,豈不更舒適?按說現代這些技術應該先在轎車上推廣才對呀。

過去韓國車給人的印象是底盤松散,隔音降噪也很不講究,名圖在這方面進步已經非常明顯。我相信現代在相關技術上已經有了充分的積累,如果成本控制允許,它或許能做得更好。從這幾年來看,現代起亞已經走上了良性循環,以優秀的設計來打動市場,通過整體品質的提升及保障來打消顧慮,保持既有的性價比優勢,性能不求突出但也跟得上。對於普通消費者尤其是精打細算的家用車買家來說,這已經很有誘惑力了。

名圖很快就要上市,北京現代對其寄予厚望,它的戰略意圖能否實現,市場自有公斷。

來源:《汽車之友》11月刊

一心向上 試駕東風悅達起亞K5 2.0Nu

優點:設計感強,油耗較低,舒適性好,配置豐富 缺點:發動機動力性一般,頭部空間有限 上市

兩廂奧迪A3細節微妙變化 更具競爭力

雖然奧迪A3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還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是這一代A3卻早就已經是超齡服役的老車型了

電動汽車在加速 試駕比亞迪F3DM低碳版

依靠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公司玩兒“電”的功夫確實不錯,也很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