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愛車網,本站為你提供汽車維修,汽車保養,及精彩的汽車評測.
 愛車網 >> 購車攻略 >> 試駕評測 >> 向先輩們真誠致敬 試駕奔馳SL500

向先輩們真誠致敬 試駕奔馳SL500

優點:動力強勁澎湃,車身動態極限高,穩定性好,減震效果柔和,敞篷駕駛舒適度高,溫柔駕駛時油耗低

缺點:方向盤不夠直接

上市時間:2011年12月( 歐洲)

售價:11.7 萬歐元

輕量化是現在所有汽車都要面臨的挑戰,對追求運動性能的敞篷跑車就更重要了。新款奔馳SL最大的創新無疑是采用了全鋁車身,整個SL的車身框架幾乎都是鋁材,只在油箱和A柱等關鍵的部位混合使用了高強度鋼,後備廂蓋甚至采用了更輕的鎂合金。新車身取得的成果是與采用鋼質材料的前代車型相比重量輕110公斤,這還只是白車身的成績。我試駕的SL500在軸距增加25毫米、車長增加50毫米、高度增加17毫米的情況下,自重降低了125公斤,而SL350的成績是140公斤。

【發動機在雙渦輪增壓器的幫助下最高可輸出700牛·米扭矩】

發動機完成的是另一項挑戰,排量減少0.8升但功率卻提高了47馬力,扭矩甚至增加了170牛·米,想必你也猜到了,能有這樣的輸出肯定是拜增壓裝置所賜。新SL的4.7升發動機使用了兩個渦輪增壓器,最大輸出功率435 馬力,依靠700牛·米的強勁扭矩從靜止加速到每小時100公裡只需要4.6秒。我在駕駛中發覺這些數據一點都不可怕,無論是700還是4.6,即便全部扭力都是作用在後輪上。

全力加速時發動機的聲音干淨、悅耳,而且很文明,車身行進的軌跡異常穩定,前一代車型上那輕甩屁股的小動作也不見了。發動機在全段轉速區域內保持扭矩的按需分配,在速度值200這個數字以裡不會出現疲態,這裡我沒有提到變速箱的事情,是因為它確實沒引起我的注意。奔馳的這台7G-TRONIC PLUS 7擋自動變速箱有C、S、M三種模式,每種模式都會充分執行其字面上的涵義,但都以平順、准確為前提。巡航時使用舒適模式,變速器極喜歡跳高擋,發動機的轉速始終很低,這為節油創造了條件,奔馳宣布的官方油耗甚至低至9.1升。

【無論敞開還是關閉車篷,新SL都是一輛強調優雅風格的運動跑車】

要開起來強勁除了把變速箱放在運動模式,懸掛也要調到運動狀態。選裝的ABC主動式車身控制系統在運動模式下能有效降低車身的不良動作,側傾、俯仰、跳動都能得到抑制,快速行駛在彎道最強的感受是輪胎始終緊緊咬合著地面,車身的穩定性極高,極限也很高,車尾非常安定,而且和前面提到的加速一樣,要達到很高的過彎速度並不困難。要好玩只能快速用轉向把車扔進彎裡,然後像個生手那樣大腳踩油門,車尾會出現有一定的滑動,然後依靠向前的力量推回正常的軌跡。不太好玩的是即便在運動模式下方向盤的力度仍然不夠沉,而且在車輪和方向盤之間總有一種彈性很大的東西起過渡作用。奔馳並沒有急著把SL骨子裡的東西改變,至少在SL500上沒有。

【車內的設計也不再是單調的豪華風格】

大概是在兩代車型之前,奔馳SL被冠以“老年跑車”的稱號,現在看起來這也不是否定,在當時買得起SL的肯定不是小伙子,說明奔馳的策略是正確的。但現在形勢變了,年輕化是趨勢,年輕人也確實變得越來越有錢了,尤其是在新興市場上。新SL對這種情況作出了積極反應,原廠車漆中銀灰和深灰兩款竟然都有亞光車漆,深的酷勁十足,淺的質感超群。車內最搶眼的是大量閃閃發光的鋁部件,豪華高檔的木飾只是起到打底的效果。保留的還有一貫細膩考究的工藝,材料的視覺效果和手感也都是一流的。

【後擋風板對敞篷駕駛時車廂內氣流的穩定起關鍵作用】

延續經典的還有車身前部的單輻散熱器格柵,這是對50多年前車型的美好回憶,也是一種致敬,因為源自賽車的SL其含義就是Super Lightweight,更輕、更運動,新SL不僅做到了,而且是出色的。在造型方面奔馳顯得很謹慎,沒什麼過格的動作,不過代號R231的車身空氣動力學肯定又創造經典了。從數據來看風阻系數僅為 0.27,而從身體感受上說堪稱完美,整個試駕中我從沒有把車頂關閉過,敞篷駕駛時車內噪音控制得很低,隨著車速的提高也只是風聲逐漸變大,頭頂的風力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評價的速度標准仍然是每小時200公裡。

【敞篷狀態下打開行李廂蓋時,內部的折疊機構也會向上掀起】

雖然只要20秒鐘,世界就能變得完全安靜下來,但我一直沒捨得那套專為敞篷車設計的B&O音響,它在上述速度時仍然能給車廂內帶來清晰的動感節奏。

青欲勝於藍 試駕全新北京奔馳 GLK

  早就聽聞北京奔馳要國產GLK的消息,但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終於我們見到了它的

生存空間 試駕評測新寶馬328i GT

如果你向往SUV 裝載空間,又捨不得動感轎車的運動性能,那麼嶄新的BMW 3 系GT將會滿足你的

中產階級 沃爾沃XC60對比路虎攬勝極光

路虎攬勝極光耀動版 優點:公路性與越野性完美的融合;公認的絕佳外形設計 缺點:自適應動態